大陸新聞中心/綜合報導
無論是在競爭激烈的職場立足,還是在平凡瑣碎的生活裡打拼,『看臉』的壓力似乎如影相隨。透過整容獲得高顏值,人生一定可以華麗逆轉嗎?我們該如何看待『整容熱』?上學、就業、升職、婚戀,除了外表,還有哪些素質更值得看重?
就業不僅看臉,更要看人
人們透過各種方式追求高顏值、好形象,有人甚至為了找一份好工作頻繁整容,這樣的『愛美之心』顯然走入了誤區。——重慶國際博覽中心總經理 石鍵
根據人民日報報導,『在求職初期,高顏值帶來的第一印象確實能提高求職成功概率,但顏值並不是決定因素。』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總經理石鍵看來,人們透過各種方式追求高顏值、好形象,有人甚至為了找一份好工作頻繁整容,這樣的『愛美之心』顯然走入了誤區。
石鍵說,用人單位選人、用人時,不僅要『看臉』,更要『看人』。『以我們的選人理念為例,會展行業是新興現代服務業,與崗位匹配、有多年運營經驗的人才相對較少,我們在招聘過程中首先看重的是求職者的學習能力。』石鍵說,除了優秀的學習能力外,親和力也尤為重要。
『對用人單位來說,基於不同行業特點和具體崗位元實際需要,對求職者素質需求不盡相同。』石鍵說,部分行業對顏值要求確實較高,比如演員,但這些行業在整個社會就業中所占比例很小。對大部分行業來說,評價員工的標準不是外在形象,而是適不適合行業特性和崗位需求。『歸根到底,企業需要的是能創造更多價值的人。』
說起就業市場評價標準的變化,石鍵說,隨著大學專業和企業崗位設置細分程度加深,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更多元了,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也能用更多量化標準來評價。
儘管在就業市場中,不少求職者和用人單位越來越重視外在形象,但石鍵認為,社會評價標準並沒有發生根本轉變——在『看臉時代』,專業水準、個人言行、性格特點等非顏值因素,仍然在就業市場上『唱主角』。
『比如我們招聘的展會策劃、運營統籌、技術管理人才,都將專業技能作為更重要的評價標尺,即使是在會場引導、禮儀服務等對顏值要求較高的崗位招聘中,外在形象也不是我們的首要標準。』石鍵解釋說,每個人對美的判斷標準不同,外在形象肯定不是全部。『服務業追求的是客戶體驗的滿意度,這來自服務人員良好的溝通能力與親和力,這些能力遠比外在形象重要得多。』
關鍵字: 花生網 世界萬象 大陸 職場 看臉時代 顏值 整容熱 第一印象 親和力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-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